在线交流 帮助中心 微信 微博 投稿
投稿邮箱:beidouep@126.com
返回顶部
搜索

生活污水处理:关于接触氧化的57个技术问答!

2020/5/7 10:09:07 来源:环保工程师 作者: 阅读数:896次

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的结合,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它不会出现污泥膨胀,且具有污泥量小,易于管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中。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运行过程中,有多种原因可能引起处理效果下降。本章节总结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问题1:

工业废水在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时,应该不应该控制进入的有机物浓度,大概在那个范围?

回答:(1)完全取决于你对出水的要求,如果接触氧化后直接排放,应该要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此浓度控制多少取决于你的接触氧化池去除效率,可以在运行中积累数据得出你的接触氧化池处理效率,以此判断其可能的最大抗有机负荷能力。

(2)对于生化处理系统而言,不但要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还需要维持进水有机物浓度的稳定,避免进水有机物浓度波动过大。

 

问题2:

所见过或者调试过的接触氧化处理效率最大的为多少?最少的为多少?应该有个数据范围吧?假设出水为一级标准,那么这个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范围就出来了,当然这个没什么普遍性。

回答:(1)稳定运行时,接触氧化处理效率约60%~95%,这个根据其在工艺中的位置和原水水质有关。

(2)通常在处理工业废水,尤其是制革、染料废水时,处理效果较低。

(3)接触氧化处理在处理1000~1500ppm左右的进水COD浓度时比较合适。

(4)通常为了保证出水水质,不会单独设置接触氧化池,而是会配合二沉池或活性污泥法。

 

问题3:

接触氧化法适合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吗?

回答:(1)生物膜法的特点中有一点就是看冲击负荷能力强,也就是高负荷对生物膜的损毁程度较对活性污泥法的活性污泥要小。为此,工艺搭配上多半是膜法放在活性污泥法前面进行串联运行的。

(2)低负荷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再一步降低而已的话,确实接触氧化法比活性污泥法稳定,因为活性污泥在低负荷状态下更加不易维护,而生物膜法可较好的适应。

 

问题4:

牛仔废水,工艺是物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现在接触氧化池SV30有85%,DO2~3mg/L,进水COD600mg/L左右,出水COD150mg/L~200mg/L,现在二沉池上面漂浮很多泥,很细。因为在调试培养期间,已经有一个半月没有排泥,每天进水量350~400t,池容积350m3。镜捡发现丝状菌较多,菌却数量很少。请问这种情况是否是污泥老化严重,并且出现污泥膨胀?想采取多排泥、加大回流并多投加营养(尿素、磷肥、生粉)的措施解决。这样是否有效?排泥的量大概多少?每天排多少排几次合适?

回答:(1)浮渣产生与丝状菌膨胀有关,其机理是丝状菌膨胀后导致夹带气泡能力上升,由曝气导入的气泡即可夹带污泥上浮。对策还是在丝状菌的控制上,有条件的重新培养,否则进水水质成分单一,需改变以达长效目的。

(2)当然各工艺指标控制合理,也可带丝状菌状态稳定运行,只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偏弱。

(3)工艺方面保持F/M值得合理范围,曝气区不留死角。营养物质检查后合理投加须考虑,另外,不论何种情况,长期不排泥是不行的。

 

问题5:

在相关书籍上看到接触氧化池在进水COD超过800mg/L时处理能力明显下降,是这样吗?

回答:(1)不能一概而论。进水浓度高了,出水浓度自然也会相应的升高,当进水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会导致出水超标了。

(2)高过800mg/L的COD,处理效率是否变差,应该和进水可生化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停留时间、运行管理、负荷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问题6:

接触氧化法,挂填料的,与活性污泥法在SV30上可以一样吗?有人说指点说接触氧化池SV30应该达到30%,但是两三个工程除了一个食品的水可以达到15%,印染水和啤酒水都清得很,根本没有泥沉积。个人觉得接触氧化法,生物应该挂在填料上了,不应该看SV30了吧?

回答:(1)生物接触氧化法通常不设回流,所以,池内活性污泥浓度是无法提升的。

(2)如果设置了回流,活性污泥和填料上的生物膜将共生,这样的话会增加生化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如果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的话,就没必要促成泥膜共生了。

(3)两者也存在着竞争,故而在操作上会相对变得复杂。

 

问题7:

如果通过出水去除率判断的话,时间是否需要长一些(实验结果曲线反映)?原来纤维填料颜色比较白,现在颜色深了,变成深绿的,附着的虫也较以前多,这样能否判断挂膜成功?另外,接触氧化池挂膜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投加什么养料?

回答:(1)进水底物浓度满足要求,供氧跟得上的话,营养剂充分,无须特别投加什么即可保证挂膜成功。

(2)生物膜出现绿色,说明部分藻类已在膜上生成,可以认为挂膜基本成功了。

 

问题8:

在填料上面的生物膜,这两天多起来,不过好像又不像,滑滑的都不知是什么,丝状的,半透明。泡沫问题解决了,减少进水,还用人工把撒过消泡剂留下来的表面给弄掉,排排上表面的水,黏性的碎泥太多了。二沉池水很浑浊,都是丝状的东西,也像是弹性材料上脱落下来的生物膜;SS肯定和进水的时候有的一比,估计还比进水高,会不会是丝状菌膨胀?纤维材料接近池底的那些发黑,是不是供氧不足?还是因为短流问题导致(上进上出的设计,而且长方形的宽进宽出)?

回答:(1)填料底不发黑不见得就是供氧不足,可能供氧不均匀,具体检测DO可以确认。

(2)填料上的滑滑的、透明的生物膜多半可能和废水性质(工业废水)有关,我想也是过渡时期出现的,等操作参数稳定和正常后会减少,同时,DO降低也可以加速其消失。

(3)出水浑浊也和生物膜脱落后被打碎有关,毕竟生物膜不像活性污泥可以直接絮凝的,生物膜打碎后就不能絮凝了。

(4)及时捞出浮渣还是需要的。

(5)消泡剂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使用。

 

问题9:

生物接触氧化池被养的没泥了,只有少部分生物膜还在纤维填料上,在水中发现有脱落的生物膜。现在应该怎么办?加泥还是重新培养?

回答:(1)如果接触氧化池没有泥了,出水指标还达标的话,依靠挂膜就可以了,没必要担心。

(2)如果接触氧化池后的沉淀池没有设置回流到接触氧化池的回流系统的话,那接触氧化池培养出稳定的活性污泥就变得不可能了。

 

问题10:

生物接触氧化池,因为活性污泥培养没了,只有填料上的膜了,现在脱落也比较严重,曝气情况下曝气池水中都是脱落下来的膜絮体,二沉池也有这样的絮体。正在尝试着找到适合的水量,现在出水的泡沫是乳白色细小泡沫,有点黏性,不容易破碎,成团时表面都有脱落下来的膜(细小污泥)附着在上面。这个泡沫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1)按照泡沫性状,看看是否是负荷太高了。

(2)因为膜有脱落,相对负荷就高了,如此会产生这类泡沫。

(3)稳定操作后,生物膜恢复,泡沫就会减少。

 

问题11:

接触氧化工艺,最近工艺正在提升浓度阶段,由于业主的原因,进水浓度很低,COD都在100左右(设计是600),而且还是显绿色的。废水含有少量铬。请问:

(1)在水中铬与绿藻的显色怎么分辨?现绿色的因子还有哪些?

(2)如果进水浓度比较低是否导致膜会脱落(即使在我把暴气压得比较小)?(因为自由挂料上的膜有一天看了两次,上下午情况差好远,脱落了不少,有点怀疑是人为的机械脱落,因为我见过大手大脚看膜的人)

(3)现在的进水很少营养,我每天加一包面粉(池容1000立方),NP少量。水量提高到一半,希望带着细小的悬浮污泥,沉淀池的泥每过段时间回流到兼氧。对这样的运行有什么建议?

回答:(1)含铬的话是可以显示绿色的,和藻类的区别是,藻类显绿色是局部的,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基本在液面,而含铬则整体显绿色。另外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藻类的,你的水质我想是不会有藻类的,毕竟要生长条件的。

(2)进水浓度低,原来的膜会发生剥落的。

(3)可以加些底物来提高进水浓度。

 

问题12:

请问接触氧化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怎么样呢?水力停留时间要多长才合理。我现在调试的这个厂设计的停留时间为7小时,出水氨氮去除率低,进水的COD在100左右。

回答:(1)影响氨氮去除的因素不仅与水力停留时间有关,但水力停留时间7小时也可以,如果可以延长到10小时则更好。

(2)另外,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去除本来也不高的。如果是泥膜共生的话,可以减少排泥,以便提高氨氮去除率。

 

问题13:

采用A/A/0法、CASS法处理废水的时候F/M=0.05-0.15之间比较合理,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泥龄,保证硝化细菌的存在。如果采用接触氧化法那么F/M能不能提高,提高到多少范围合适?

回答:接触氧化法,以生物膜为处理主体,通常混合液内只有少量的游离细菌,因此,不存在F/M值一说,有的系统设有回流功能,会在生化池内形成活性污泥,为此,就会出现既有混合液活性污泥,也有填料上的生物膜,两者共同处理进水的有机物。如是这样的话,F/M没有太大意义,通过回流的调整可以间接的调整混合液微生物浓度了,该种做法常见于负荷增高后的系统改造后。

 

问题14:

接触氧化法受到负荷冲击,处理效果下降明显。膜片上的活性污泥变得灰色,手感很涩,没有了以前的粘性。有没有什么方法在不减少处理量的情况下,加快膜片上污泥更新的方法?

回答:负荷冲击。说明是微生物量较之进水底物浓度而言显得不足,为此可以提高曝气量来促进微生物繁殖,由此达到负荷平衡。

 

问题15:

接触氧化池内的活性污泥都象加过药一样呈大片的絮体状,以前没见过这种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污泥扰动不足,出现絮凝的话,可能会发生你说的情况。所以,要看看搅拌或曝气是否充足及死角问题。

 

问题16:

工业废水在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时,应该不应该控制进入的有机物浓度,大概在那个范围?

回答:(1)生化处理都有处理上限的,超过了在处理效率一定的情况下,必定出现出水指标上升,导致超标。

(2)如果你的生物接触氧化后直接排放的话,进水浓度COD2000以下为好,如果过后面还接了其他生化处理,此处接触氧化仅仅是降低负荷的话则,COD3500也可以。

 

问题17:

刚到一个印染厂污水处理站2周,厂里印染废水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为:集水池(100m3)→调节池(1100m3)→接触氧化池(1600m3)→沉淀池(500m3)→气浮机→活性炭过滤器→清水池。该套系统已经运行了7年多,冷却塔,风机等都有些老化了,最初设计水量为3000m3/d,进水COD为300mg/L,出水COD<150mg/L。现在水量一般为1000m3/d,连续测试了一周,发现进水COD在500~700mg/L左右,听说高的时候达到800~900mg/L,刚来的时候发现出水水质还不错,但是沉淀池每天都有大块的灰白色污泥上浮,我感觉是剩余污泥过多(原来的现场操作人员一直将污泥回流泵24小时开启,回流到调节池),我来了以后连续5天每天早上排泥1小时,回流泵还是一直开启,近几天发现接触氧化池的污泥越来越少了,回流泵回流的基本都是清水了,现在接触氧化池最后1格(设计是分了共3格)和沉淀池的水都变黑了,这几天进水COD500左右,出水COD300左右,沉淀池出水颜色越来越深,并且有一些小颗粒污泥和水一起流走了,现在出水看起来像酱油,处理效果是越来越差了,大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是污泥排太多了,还是曝气量不对?(期间曝气量我也有调过,由于风机变频器上已经看不到频率数据了,现场又没有DO测试仪,现在也不知道气量的变化情况)。我在6月29号下午5点向调节池投加了1包葡萄糖、半包尿素和半包钙镁磷肥,这样能快速培养出一些污泥来吗?

回答:(1)原来回流到调节池,其实很快也就流到接触氧化池了。当然在调节池一部分污泥会解体,这样通过压滤机后排出的干污泥就会变少,这个也是减少污泥产生的方法之一。

(2)你的出水颜色发生变化,由于你是印染废水,所以,要看看是否进水就是黑色的,所以导致出水黑色,因为有的印染废水颜色生化系统是无法去除的。

(3)至于你每天排了1小时泥,是否导致了污泥浓度降低,要看看你排泥的混合液污泥浓度和流量是多少,以此来推算排泥一小时会降低总活性污泥里量是百分之多少。

(4)投加葡萄糖、营养剂来促进污泥浓度恢复没有问题,但投加量和比例要核算好。当然你的系统是接触氧化法,有生物膜在,去除率可以保证的话,污泥不回流也可以的。因为你的进水量只有1/3,也就是停留时间是设计值3倍,那么,紧紧靠生物膜也有可能可以达到处理效果的,这样活性污泥就可以不回流了。

(5)可以做个SV30看看,来判断目前的性状。

 

问题18:

我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非常浑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啊?做沉降比上清液还是很黄啊!高负荷,低负荷,污泥老化,还是其他?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回答:如果是突然发生的话要看看是否进水含有有毒物质,导致污泥迅速解体,由于去除率也大幅降低,这个可能性是有的,有条件的话,显微镜看看原生动物是否消失或活动大幅减弱来验证。如果是的话,除了消除源头有毒物质流入影响还要加大排泥,提高新污泥的产出来加快系统恢复。

 

问题19:

我刚实际接触废水处理不久,请问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废水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或者说应该控制的工艺参数是什么?

回答:(1)生物接触氧化法也是生化处理的一种,运行时可常看到泥膜共生来处理废水的,是否可以泥膜共生取决于生化池后段是否设置了二沉池进行污泥回流,否则,污泥没有回流的话,生化池无法出现泥膜共生。如果仅仅接触氧化法的生物膜法处理,一般后段还有进一步深化处理的设施,这样的话,其运行时要和后段综合考虑。

(2)单就接触氧化法重是点关注膜的厚度和脱落情况。因为厚了和薄了处理效果都会降低。如果膜厚了,可以清理或加大曝气。如果是泥膜混合的话,那么可以参考活性污泥法工艺操作,并且对膜的要求可以降低些,重点在共生的活性污泥上,泥膜共生通常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脱氮也有一定好处。

 

问题20:

我厂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前阶段出水一直还不错,这两周以来,出水氨氮,总氮从开始的偶尔超高到现在的去除率只有50%以下,我们加大了曝气量的同时适量减少了回流,但是没有明显好转,反而生物曝气池面上出现了大量的黄色泡沫,厌氧池,回流池水面上也结了很厚一层浮泥,而且二沉池也有大量污泥上浮,在通过大量排泥后,浮泥和泡沫大约消失了一天的样子又重新集结.且类型相同,目前生物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只有2800的样子,要说这浓度不算高,为什么还会这样?对活性污泥镜检发现,盾纤虫从原来正常时的一视野很多变为几个视野也能找到一只的情况,活性看起来倒还还不错,钟虫、累枝虫、轮虫数量和活性与原来正常时相似。SV30有20%左右,污泥沉降迅速,但上清液不算很清澈也不混浊,里有细小絮体悬浮,2-3小时后污泥会整体上浮。结合镜查及沉降试验结果来看很矛盾,污泥沉降迅速、上清液有细小絮体悬浮且曝气池内有棕黄色泡沫似乎有污泥老化的现象,盾纤虫数量减少似乎又是污泥负荷增大的表征。(由于钟虫的存在就没有往污泥中毒的方向上考虑)二沉池污泥和沉降试验污泥上浮说明硝化作用是明显的,但实际氨氮的去除率却只有不到50%。是亚硝酸盐、硝酸盐聚集造成的影响?但出水总氮最高也就34mg/L的样子。如何恢复出水水质,如何改善和杜绝浮泥、泡沫等异常情况的出现?

回答:(1)夹杂气泡上浮,可能是污泥浓缩池排泥不及时,导致污泥反硝化所致。

(2)另外,三十分钟前沉降比是百分之八十,那么多久后是百分之五十五了,毕竟沉降比是随时间逐步变小的。

(3)你的对策有些问题,首先加大排泥,污泥负荷升高,氨氮去除就会降低。其次,减少回流,反硝化就会降低。所以,你的对策是加大排泥,但要根据负荷来决定排泥量。

(4)生物相提示的也是污泥负荷变高了。污泥负荷高,氨氮去除就会降低了。

 

问题21:

我厂是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一直不好,前阶段将生物接触池的半软性填料换成了组合式填料,采用脱水污泥培菌,目前看到填料上有少量生物膜形成,但发现组合式填料上凝结了很多的纤维团,(不是组合式填料上的纤维,是污水中带的毛发、纺织物纤维团),加大曝气量对其冲刷后也没有什么转变.这是不是所谓的堵料?这样的情况对生物膜的生长有没有影响?如有影响应该如何处理?我厂目前是泥膜混合的方式处理污水,打算通过逐步减少活性污泥浓度的方式来完成生物膜的培养,这样的思路正确吗?培养生物膜还有哪些快速有效的方法?

回答:(1)彻底解决进来的无机杂志流到生物膜导致长在生物膜里面,最好的方法是原水要经过物理筛除处理,如粗格栅加细格栅。这类东西,是会影响生物膜的处理效果的。

(2)正常生物膜处理效果不在厚,反而定期自动剥落的话,其处理效果好。应急处理的话,可以放低液位,用高压水冲洗看看效果。

(3)泥膜共生,如果后段有二沉池的话,我建议降低活性污泥处理的比重,可以继续保留的。生物膜培养的话,受天气影响和水流切力影响较大,如果目前的天气,水流流速不是太大,培菌作为生活污水来说,是比较快的。

 

问题22:

接触氧化池上的生物膜有好氧的、兼性的、厌氧的,那它可以用MLSS这个参数吗?如果可以要什么测定或什么来表示?跟活性污泥法中的MLSS有区别吗?另外在上面有说到“硝酸菌被抑制,无法及时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结果”导致亚硝酸盐积累,想问一下一般具体有几种情况会出现硝酸菌被抑制的现象?

回答:(1)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污泥浓度和活性污泥法是有区别的,前者如果没有二沉池污泥回流就没法测mlss了。如果有回流,虽然可以测污泥浓度,但是,参与有机物处理的还有生物膜,所以要考虑进去的。

(2)至于亚硝酸盐积累,原因较多,如进水氨氮过高,就会来不及转化为硝酸盐,导致亚硝酸盐积累。

 

问题23:

我们是制药厂污水,一天300吨左右,生物膜接触氧化法,设计进水COD<2000PPM,实际来水COD<2000PPM,主要是生活污水较多,这几年运行一直稳定。近半年车间扩产,进水COD变为6000PPM,生活污水占得比例大幅减少,污水中主要含DMF、苯、醇类,艰难运行了2个月,微生物全死了,估计中毒了。一个月前拉污泥重新生活污水厂污泥培养,现在SV30在18%左右,走水量100吨一天,镜检有快速游动的椭圆形、小豆子形状的虫子(什么虫子呢?),线虫也不见了,更无其他动物,出水很浑浊。听说生物膜接触氧化只能处理1000~1500PPM的污水,现在领导让我们每天只处理100吨、COD是6000PPM的污水,老师您觉得这样行吗?怎么做出水能变清了呢?钟虫怎么不见呢?

回答:1.工艺仅仅是生物接触氧化发的话,6000的COD,即使去除率是80%,出水COD还有1200的。

2.目前你的生物相来看,还是处于负荷高,菌群增长的状态。

3.如果要出水清澈,需要削减进水负荷,可以看看是否有上物化处理的可能。以便减低进入生化系统的有机物浓度。

4.钟虫要在你负荷稳定后才会出现的,而你的工业废水性质也有可能不会出现钟虫的。

 

问题24:

我们是制药废水,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法,最近培菌,污泥量有点偏少、原生动物也不多,怎样能迅速提高污泥量和污泥活性呢?

回答:1、能够提高到多大的污泥浓度,主要取决于进水有机物浓度。通常可以通过降低排泥量和曝气量来提高污泥浓度,当然,前提是不过于影响出水水质。

2、如果要加快污泥浓度的提升,在保证操作正确,参数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外加碳源可以较快提高污泥浓度,但缺点是维持这个污泥浓度需要持续投加碳源的,这个成本要考虑。

3、你的工艺是生物膜法,如果要泥、膜共生的话,比较难以平衡,所以污泥浓度低些,我想也不会太影响你的出水水质的。

 

问题25:

我厂最初设计工艺是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生活污水。设计处理量为2000立方/天,实际收水量只有800左右。经过改造,把原来的水解池的最后两个池子加装搅拌器改成了缺氧池和厌氧池,现在的流程是调节池—水解酸化—缺氧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出水,回流进入缺氧池。由于水解池里面的填料已经完全损坏,所以水解池已失去水解作用。由于前段时间有大量泥浆水进入,造成污泥中砂粒大量积累,把泥浆水截流后已进行大量排泥。目前出水TN,NH3-N超标,而且去除率很低只有15%的样子。SV30不超过10%,且上清液朦胧,有细小的污泥颗粒无法沉降。出水色度偏黄色。SVI值只有15左右。生物接触氧化池在进水期间连续曝气,DO在1.6-3.6之间。现有如下问题:1、我厂现行情况是否存在污泥老化的问题?或污泥中惰性物质含量是否过大?2、污泥颗粒细碎,SVI值过低如何解决?3、由于实际收水量不足设计值的50%,因此每天有8小时左右的停水期,如连续曝气必会造成曝气过度导致污泥老化解体,但我厂实行停水期曝气40分钟停止20分钟的运行方式时,早上生物接触池前段污泥有色泽暗淡的情况。请问我厂停水期的曝气方式是否合理,应如何运行才能更符合要求?4、由于目前出水及污泥性状不好,我厂有换泥的思路,即大量排泥后再投加改良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脱水污泥进行训化培养。请问,是换泥还是通过改变运行方式优化污泥性状能更快一点恢复出水达标?5、我厂进水瞬时量为55立方/h左右,但回流全开只有25-30立方/h的样子。请问,回流比是否过小,如果增大回流到100%,是否对TN的去除有明显提高?

回答:1、你已经大量排泥,就不存在污泥老化问题了,确实是污泥中惰性物质过多了。

2、问题还是在于你的排泥瞬间量太大,遇到这种情况要综合分析后连续均匀的排泥,不可以一下子排出太多的。

3、停水期间在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的情况下,原则上不曝气的,你可以停2小时开10分钟运行,这样也可以节约电费。

4、这个意义不大,弄不好还会失败,还是逐渐排泥的方式来恢复比较好。

5、加大回流是在总氮高是对应的方法,你的问题应该不在这里,所以,回流加大与否,意义不大,更何况你的高流量是瞬间高流量,不具有代表性。

 

问题26:

我厂是水解酸化加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现NH3-N和TN总是不能达标,出水NH3-N在20mg/l.TN在30mg/l左右,去除很低.生物接触氧化池DO在0.6-1.5mg/l,经检查生物接触氧化池里面的填料有部分脱落或损坏,填料上的生物膜挂膜情况不是很好,生物膜很薄,挂膜面积只占半软性填料的1/3.因此请问,1、如何在保有其它出水指标不恶化的情况下,恢复挂膜,具体如何操作?(DO、回流、进水量应该如何控制?)2、镜检生物膜上有大量累枝虫和钟虫,同时还附着很多的水蚯蚓,请问这是否正常?3、另,我公司还有一厂,采用一体式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出水NH3-N较低,但TN总是在20mg/L左右徘徊,检测氧化沟出水DO值2mg/L左右,回流比150%的样子,厌氧池DO在0.3以下,我判断是回流比过大,导致回流污泥在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从而造成污水反硝化不佳,此思路是否正确?4、氨氮在经过硝化菌硝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后,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大量存在于水中还是被吸附在污泥菌胶团上?

回答:1、首先你得工艺对除氮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就挂膜来说,很大程度决定于你的废水水质,水质好,则挂膜快,反之则慢。挂膜时,曝气不要太剧烈,否则容易被不断冲刷掉。回流的话,没有什么特别要求,进水量处于挂膜阶段自然是逐渐提高废水量和负荷为主。

2、你的镜检提示,膜已稳定,这里要说明的,挂膜厚薄不是判断是否挂膜OK的标准,2毫米的膜实际处理效果也应该达到要求的。

3、氧化沟工艺相对来说对脱氮除磷的效果要好于接触氧化法的,你的氨氮去除OK,但总氮不低,说明好氧段的硝化作用OK,但反硝化不理想,这个看看你的进水有机物浓度是否合理,如果偏低,则去除率就不高了(看看进水碳氮比判断)。至于回流比过大,导致停留时间不足的问题,我想不是关键因素,如果反硝化菌活跃的话,这个回流比过去也是可以处理OK的。

4、你所说的2种情况皆有。

 

问题27:

制药原料药废水,我们是气浮+生物膜接触氧化,之前系统运行正常,连续几天做SV30时,发现污泥很细小,污泥沉降性能很不好,污泥量由原来30%减少至15%,镜检没有什么生物,只有此形状Ω的尸体(下边两个角是向下斜的,像吸球),上清液浑浊,终沉出水发白,好氧池负荷偏高。再介绍一下进水情况:最近两个月进水水质变化较大,新车间产生的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污水大量进入系统,调节池COD变为设计值的2倍多(2000PPM变成5000PPM),进水量稍微减量的情况下运行了两个月。1、请问我们的情况(出水白、好氧池负荷偏高、微生物死亡)现在是污泥中毒还是进水负荷过大?2、是否需要重新清池换泥还是加营养慢慢培养,水解池泥很多,能排点到好氧池增加泥量吗?

回答:1、制药废水,应该知道,很多药品是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就像抗菌素可以杀死病菌一样,你的生产发生变化,导致进入系统的废水含有了抑制微生物的成分,这个从你的原生动物变化,出水发白,颗粒细小可以很清楚的印证了。

2、不需要更换污泥,否则,你的系统回复时间更长。正确做法如下:1)源头尽最大努力降低进水量和消减污染物含量(抑制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成分的部分)2)加大排泥力度,因为你有生物膜,可以将先把大部分的污泥排出,这样有利于新污泥的形成,促进对冲击的抗击力3)加大曝气,进一步促进新生活性污泥的形成,也有可能使污染物排入大气而降低对污泥的影响。

 

问题28:

接触氧化工艺,内置弹性填料,进水COD为30左右,忽略进水(就是不进水),用的是浓粪水+生活污水厂的污泥浓缩池里的泥(一天2车,一共拉了5天污泥),一直在闷暴,现在污泥发黑,加大暴气,还是发黑,发现了里面有曝气头坏掉,曝气向上涌(喷),SV30=35,我没有把池子加满,只是刚好末过填料,加完污泥,闷暴4天了,COD从900多降到350,昨天上午上清液COD350,今天也是350,怎么办啊?我能加的有葡萄糖粉,磷酸2氨,尿素,面粉像这种情况挂膜要多久啊?现在污泥沉降的比较快,继续闷曝么?

回答:不要持续闷曝了,否则冲刷厉害了,挂膜初始阶段会比较困难。

 

问题29:

我们采用气浮+生物膜接触氧化,最近气温高,产生的污泥量过多,板框压滤机跟不上,我想问:有什么方法能降低污泥产生量?

回答:污泥来自物化段的话,可以就污染物产生源头看看是否可以减低SS的量,如果是生化段的话,要考虑冲击负荷导致生物膜剥落。

 

问题30:

我们是制药废水,采取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量一天200吨,现在调试有一个多月了,冬天温度低,生化池温度始终在12度左右(条件所限,生化池没有加热及保温措施),做SV3O水解20%,好氧12%,沉降性好,上清液清澈,出水也可以。现在的问题是好氧池SV30怎样提高到20%以上?我想采取的措施您看对不对?(1、采取间歇曝气,白天走水不停曝气,晚上不走水停曝气2、投加葡萄糖、尿素、磷酸3、加大回流力度,严禁排泥)?

回答:应该是你的进水有机物浓度决定了你的MLSS值,而改值的高低决定了你的SV30,在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的情况下,我觉得没必要去提高SV30,否则你的出水会变得浑浊的。

 

问题31:

请问接触氧化池挂的是弹性填料,观察生物相需从填料上取样更能说明微生物生长状况,取来的样还需要加点水稀释观察。而活性污泥法取的是曝气池出水口的混合液吧!不知道接触氧化池的污泥浓度怎么算的?也是在出水口取样烘干称量吗!F/M计算过程中的V应该是填料的,还是曝气池的体积。接触氧化的污泥浓度有没有可能达到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呢?

回答:1、如果你的接触氧化池的后端沉淀池没有回流污泥到接触氧化池首端的话,接触氧化池内是无法保证污泥浓度的。如果有回流的话,则可以控制回流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接触氧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但是泥膜会竞争有机物,如果进水有机物浓度不高的话,会导致出水中夹带过多的解絮颗粒。

2、接触氧化池由于是膜法,不适用食微比概念,可根据生物膜量来确定合适的进水负荷。显微镜观察也不是和活性污泥相同的。膜法主要看生物膜的厚度、颜色、更新速度等指标。

 

问题32:

我们是做印染废水的,用的是接触氧化法。进入秋天气温下降后,好氧池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泡泡,泡泡是白色的。我们好氧池是推流式的,越接近进水口泡泡越多。我们废水中表面活性剂是肯定有的,而且以前夏天也有过泡泡,但是很少量,且明显没这么多,感觉是气温降低泡泡就增多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要去除那些泡泡,除开洒水、加消泡剂,有没有消除根源的办法?也就是有没有办法从源头控制它的产生?

回答:1、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冬季气温低,水体较夏季的表面张力增加,所以,泡沫不容易破裂,这样的话,相对来说会觉得泡沫增加了。

2、你的问题看起来应该还是水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的缘故,解决方法的话,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溢出池体,还是可以忍受的。否则追加设备的话投资较大,当然源头能够控制的话是最好的,比如药剂的替代,减量等等。

 

问题33:

现在的系统状况是:接触氧化,前期进水COD460ppm左右,氯离子1100ppm左右,现在在驯化菌种,希望把氯离子提高到5000ppm,所以进水COD变为1100ppm左右,相应的就多开了一台风机。前期池子水中很清的,自从COD升高后,曝气加大,水中就出现了很多活性污泥,SV30大概在3-4%,请问这个污泥是怎么引起的?是好氧池底部的污泥因曝气开大吹起来了还是填料上的生物膜脱落?这些污泥在二沉池沉降后是回流至好氧池还是排掉?

回答:应该是新长出来的。如果你希望高负荷时去除率更高,则可以回流,如果生物膜去除率已很好,就不要回流了。

 

问题34:

我厂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法。是用土豆加工后的废水。现在出水氨氮在升高。今天在12点多。请问用什么方法降下来。我厂指标氨氮在5左右。

回答:1、需要明确的是,你的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对于去除脱氮效果不明显。

1)可减少回流2)均匀进水,即两套系统同时处理,提高被处理水的停留时间。

2、泡沫多的话,看看负荷情况如何,比如水量增加了,进水浓度增加了;原来2套同时开启的,现在合并一套了等等,如果有以上情况,就容易产生多量泡沫了。

 

问题35:

我们厂要处理垃圾沥滤液,工艺流程为:混凝+蒸发+氨吹脱+调节池+酸化水解+一级接触氧化+二级接触氧化+二沉池酸化水解池进水水质cod1000~2000已经运行一年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酸化水解池污泥颜色为黄色,不知道是否正常最近几天酸化水解池的污泥大量死亡,在表面大块聚集2、接触氧化池在调试时曾经挂膜,运行效果还可以,但是从去年十一月份到现在一直没有挂膜,现在就相当于活性污泥法为何出现这种情况?3、二沉池污泥从调试到现在没有排出过,也没有进行回流,经常有大片污泥上浮。想改进一下,请问有什么建议吗?

回答:没有挂膜而成了活性污泥池的话,看看是否设了回流系统,如果是的话渐渐关小回流直到完全关闭。

 

问题36:

1、屠宰废水一般缺微营养成分吗?2、我见到的一个处理装置,采用CAF+水解+接触氧化,现在为一直曝气,每天进水2次,一次2小时(CAF停用了,因为水量太小),填料上只有部分地方有很薄的膜,出水上清夜浑浊,带淡黄色,DO没条件检测,前几天试着进水加为没天3次,一次2小时,则出水更加浑浊,请问该怎么样调整才能使水达标啊?3、若系统不进水闷曝2天的样子则出水清澈,但是屠宰水应该不需要那么长的反应时间啊?

回答:1、是否缺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我想还是有可能缺少的,最好检测一下来判断。

2、屠宰废水,其成分而言血液、清洗水、脂肪等,其实不容易短时间降解的。所以你闷曝后,出水较好的缘故。

3、不主张长时间曝气,还是根据需求来曝气,所以,可以选择间隔曝气。

 

问题37:

我们的废水是蜡染废水,氧化池是接触氧化,氧化池进水COD:1500-1800mg/L,BOD:500-850mg/L,从现在来看氧化池出水COD,BOD几乎不降,也就是说氧化池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但是通过观察发现,氧化池挂膜情况良好,镜检也能看到微生物(只有一种,但不知道是哪种,好象是游泳型纤毛虫),溶解氧也充足,不过不均匀,有的池子高,有的低,一般保持在2-6之间,通过测定发现C、N、P比不是很合适,P含量有点低,但是我们的氨氮含量很高,一般在250mg/L左右,于是,我们就向氧化池投加磷酸三钠以补充P,不知道合适不合适?1、从现在氧化池的情况来看处理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氧化池的泥是否应该排一下?很长时间没排了,不过好象根本就没有排泥系统。3、补充磷酸三钠来增加P的含量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还有什么好的办法?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达到多少才能看到比较多种类的微生物?为什么我总是看到一种?5、我们的氧化池跟本就没有SV30,取1000ml氧化池水,几乎看不到什么沉淀,这是什么原因?6、氧化池挂膜良好,但是不稳定,总是挂到和好的时候就脱落了,然后就会重新挂,不过这种现象是从我放的临时填料上发现的,至于池子里的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池子里面固定的填料表层有一曾发黑很硬的东东,难道这是老化的膜?用的是那种很滑的纤维填料。

回答:1、确认出水是否含有过多的颗粒(测定SS),如果是含有较多SS,说明出水不清澈,查找这部分颗粒来源,有助于找到问题点。

2、你的氧化池可能就没有排泥要求,看看是否有回流,有的话就停掉。

3、如果缺少P,补充磷酸三钠可以的。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600倍,能看到比较多种类的微生物了,不过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类是比较少的。

5、我们的氧化池跟本就没有SV30,取1000ml氧化池水,几乎看不到什么沉淀!这个原因同2。

6、膜的现象没什么不正常的。

 

问题38:

设计水量1200CMD/day工艺流程气浮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气浮后COD在400-600左右。活性污泥是推流式曝气。正常SV30在300左右。DO2以上现在的情况SV30为100ml/LMLSS1300mg/L污泥比较细小,黑色,颗粒状沉淀池污泥沉降性差,有胶羽溢出,水面颜色较深回流比75%怀疑原因:开始进水水质较好,水量小,COD400,后来大概一星期的时间水质COD600以上,且水量大,进水冲击负荷大,因为有大概六小时的停止进水时间。是否这段时间的冲击导致呢?现在应该怎么调整?

回答:1、应该是受到冲击后,活性污泥流失较多所致。

2、如果现在负荷还没下来,加大些曝气,持续几天应该可以恢复了。

 

问题39:

我们制药废水处理方法采用A/O生物膜接触氧化法。设计处理能力:500t/d。进水COD:1500MG/L。我们现在新接种污泥已有一个月了,现在每天进水时间从8:00--20:00,进水量150m3左右,晚上不进水,全天曝气,DO3左右。镜检发现有钟虫、累枝虫和轮虫,SV30为15%。现在遇到一种头疼的情况:1、所有好氧池生物泡沫较多;2、好氧池处理效率低,出水浑浊,COD不达标。什么原因呢?谢谢(注:如果是负荷低原因,要排泥的话,SV30不是更少了?)另一设备问题:生活污水头发、塑料经常堵离心泵,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回答:1、24小时曝气,这个没有必要的,哪怕晚间不进水,也没必要曝气的,就停下来好了。否则出水混浊,处理效率低也是必然了。

2、堵塞水泵的话,你前道的过滤情况怎样呢。污水杂质多,切割泵也是需要的。

 

问题40:

我发现一个生物膜接触氧化有小螺蛳为什么?会影响填料吗?还有do控制在多少范围内?

回答:1、接触氧化法,后段通常池水清澈,可直接排放,既然是可直接排放,生长螺丝也正常的,我想它的数量不会太多,对你的生物膜不会有影响的。

2、溶解氧控制在1~2即可。进水浓度比较高的话就适当提高些。

 

问题41:

我们制药废水采取“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法”工艺,最近一周进水COD在4000ppm左右(设计处理能力2000ppm以下),现在好氧池全部是发臭黑水,我们已经24小时连续曝气三天了(DO控制在2),但是黑色没有变色,出水黑色且COD超标严重!SV30在30左右,镜检发现生物相正常(等枝虫较多)。我想问的问题是:在控制进水COD的同时,黑水怎样变成正常的颜色?是排泥?加大曝气量?减小进水负荷?投加N、P?

回答:1、你的出水变黑,看看是否是水解池带出来的,毕竟,水解池负荷高了,容易出现出水发黑,到了生化池,曝气不足(时间不足),就会出水发黑。

2、排泥暂时要降低,或者不排,以抵消负荷升高。

3、降低回流,提高可以被动提高水体受曝气时间,间接提高DO及降低负荷。

 

问题42:

请问A/O接触氧化池间歇性曝气具体怎样操作最好!能不能停曝半天以上,我进水的浓度不高的!应为我第一个好氧池上次因为曝气大,浓度低,菌都解絮了,我就停曝了,然后水面上就有好多很小的,长不大的螺蛳,繁殖能力超强,我下面的人足足捞出来好几十斤,但一曝气就没了。我不知道这东西是池下面出来的,还是在水面上繁殖的,所以我想其他池会不会也有,就想用同样的办法处理下。请问可行吗?

回答:间隔曝气保险的话,还是通过测定的DO决定波动在1-2即可螺蛳的话,不会妨碍你的系统处理能力,无须理会的。

 

问题43:

水厂进的是混合水(纺织和市政).污水-调节池-厌氧水解-接触氧化(曝气)-生化沉淀池-混凝池-物化沉淀池-出水1.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脱落后,应先放空,再闷曝?2.如果不放空,直接闷曝,脱落的膜消失了,生物膜厚了,水也好了,那么脱落的膜是被分解了?还是被重新吸附了?3.总感觉生化沉淀池不起作用,不知道对N.P有没有去除效果?4.生化沉淀池,物化沉淀池排泥周期怎样确定?刮泥机何时开启?

回答:1、没必要的,也不需要闷曝的,生物膜剥落不代表滤料上没有微生物了,维持正常的曝气和运行就会恢复了,只是需要排除让你生物膜剥落的原因。

2、剥落的生物膜是分解了,不存在重新长上去的问题。

3、沉淀池不起作用是接触氧化池出水里面可沉降絮体不多所致。这个和你的工艺有关吧,如果你是二沉池回流的话,那么,确实是你的活性污泥运行状态不佳,需要调整。

4、挂泥机一般是不间断开启的;生化池排泥根据污泥龄或者是设定的污泥负荷。物化池,根据你的产泥量了,这样要根据经验了,排出来的污泥浓度高,那么就要多排了,否则可以延长排泥时间。

 

问题44:

1.闷曝一般是在挂膜阶段,当曝气池水质不好并伴随脱膜的时候,想使水快速变好,我们也用过闷曝,效果不错。这时候闷曝前要不要先放空,把脱的膜排出去?2.经常闷曝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3.脱落的膜到底是什么物质?被新的生物膜分解还是其他生物?4.正常脱膜的话,要如何操作能保证出水水质?5.膜回流到调节池,再到厌氧水解池,对厌氧水解池的影响好还是不好?6.调节池底的泥如何清理,水从调节池分到两个相同系列的工艺,能不能停一个系列,把水打到停的系列中,再清理,或更好的办法?

回答:

1、意义不大,如果你操作上允许,比如排空也不影响来水的处理。可以的。

2、只要不是连续的,问题不大,只是电力浪费。

3、还是微生物菌落,剥落后悔部分被分解,部分随出水流出。

4、不是异常的剥落的话,也是生物膜更新的需要,问题不大,不会对出水有太大影响的

5、不会有大的影响,生物膜本身也可以被厌氧池内微生物分解的。

6、你的方法可以的,一般底泥不多也不需要清理的,如果无机物多的话,侵占了容积,就需要清理了,在停产时清理比较好。

 

问题45:

我正在调试养殖废水,采用的工艺是水解+接触氧化,前期我进行了闷曝2-3天,现在开始进水了。由于污水量少,所以每天只能是定时的少量进水2方(处理量是40方),其他时间都是在曝气,这样运行了一段时间发现氧化池的水已经全部变黄,但是没有分层,取水沉淀后水依然是黄色,这是什么问题?

回答:还是曝气过度,请根据实际情况曝气,没有进水的话就停止曝气吧。

 

问题46:

刚到一家做毛线染色的污水处理站工作,污水处理流程是,调节冷却池--PH调节池--初沉池--PH回调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清水池--排放,由于该站自02年整改后就没有专人管理,导致很多设备老化严重,调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内沉积大量污泥,所有空气管阀门全部锈死不能调整阀门开启大小,污水处理站原设计处理量为600吨/天,但现在有时进水达到1000吨/天,进水状况为约400吨/天时,COD约为500mg/L,出水COD约为150mg/L,进水约900吨/天时,COD约为800mg/L,出水COD约为200mg/L,其他指标都能达标排放。现在主要问题有:1、车间出水PH在5.5~6.5之间,但他们在PH调节池将PH调整为10~10.5,目的是为了杀死车间废水的除虫菊酯,以免影响后段的生化处理,我想请问有没有这个必要,还是直接将PH调为中性就可以了。2、他们的水解酸化池是采用膜法(立体弹性填料)结构,池底有穿孔曝气来搅拌,但由于长期没人管理,气管阀门已全部锈死不能搅拌,且他们不定时的从污泥浓缩池抽部分污泥来水解酸化池,现在水解酸化池已沉积大量污泥,废水经水解酸化池后COD,PH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于这边只能检测COD值,所以也不知道B/C有没有提升,请问现在该如何来整改水解酸化池,要不要把污泥清走,清走后有没有大的影响,今后该如何做才是最好。3、接触氧化池气管阀门同样不能调节,且停止曝气时发现水面有很多断裂的立体弹性填料,由于没溶氧仪,所以不清楚里面溶解氧到底是多少,但从水面翻动状况看,水翻动比较大,他们还从二沉池回流污泥到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是经过加PAC+PAM混凝后的污泥),镜检只发现部分轮虫,COD去除率在30%~50%之间,由于这个公司的特殊原因,目前不能进行大的整改,比如更换填料重新培养微生物这些动作,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请问今后该如何整改才最好。4、二沉池设计太小,如果接触氧化池不污泥回流会有大量污泥漂浮,他们污泥回流目的一是想增加接触氧化池的污泥浓度,二是想解决二沉池污泥漂浮现象,请问现在要不要污泥回流。5、我想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池投加一些营养物质,不知会不会对去除COD有帮助,如果投加应该投加的量为多少,如果以(C:N=100:5:1)白糖+尿素+磷酸二氢钠的话,具体的量应是多少。

回答:1、一般来说是有影响的,你可以通过实验看看的。也有可能浓度不高,或被驯化的话也能处理的。

2、如果无机类污泥多的话,需要清理的。

3、不知道填料上生物膜如何呢?如果生物膜不佳,则回流污泥不应该长时间投加絮凝剂的。

4、那样做的话,可能是个恶性循环。

5、是否要投加营养物质要看进水中是否含有了。如果够的话就不要加了。

 

问题47:

还向请教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在一个稳定的系统里,接触氧化池COD去除率很低的情况下,如果只有星期天一天没有生产,还需不需要曝气,或者是是减少曝气,如果一天不曝气会不会对生化系统有大的影响。

回答:停止一天没有问题。如果条件方便12小时间间隔后曝气30min即可。

 

问题48:

触氧化池里有好多白色的虫子,太多了,刚投污泥进去的第2天就发现有,会不会对系统有影响,改怎么解决啊?

回答:不用担心,影响不大,主要观察生物膜的剥落情况。如果生物膜剥落不是过于严重,不会影响的。

 

问题49:

我们是制药废水,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最近两个月好氧池污泥发黄、发白(非曝气过量),沉降很好,SV30在20%,上清液浑浊,出水COD超标。补充:这两个月甲车间停产,全部进新上乙车间废水,但水量、COD没有大的变化。我的问题是:1、好氧池去除率太低的可能原因?2、污泥颜色不正常、COD超标的可能原因?

回答:如果废水成分有大幅变化的话,微生物会有不适应,所以会出现你的问题。待微生物种群适应后即可恢复。目前可以适当提高暴气,促进微生物适应新废水。

 

问题50:

接触氧化池曝气停后,水很浑,把膜动一下就会有很多细小的污泥涌出来2沉池出水浑浊啊是不是污泥老化了还是什么原因?

回答:一般情况下,接触氧化池没有回流的话,不会存在活性污泥的,如果有回流,则会出现膜泥共生,如果控制参数得当,在二沉池也是可以得到良好沉降的,出现你说的情况,要看看是否曝气过度,进水冲击造成的。

 

问题51:

1、消泡剂对细菌活性影响大吗?2、制药废水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接触氧化池停留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回答:1、通常为了消泡,消泡剂投加不多的,所以就水量来说,不会对生物膜造成大的影响。稀释流出也是比较快的。

2、就停留时间而言,纯粹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不存在停留时间概念,而是负荷的问题,也就是说现有生物膜量的情况下,可以承受多大的进水污染物。就废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主要取决于处理效率,如果水量大、进水浓度高,则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差。

 

问题52:

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请问如何培养生物膜?可用的只有葡萄糖,复合肥如何快速培养生物膜?

回答:1、如要加快,可先接种活性污泥,待泥转移到膜上则会加快培养,至于投加葡萄糖的话,可以逐渐提交投加量,一开始不要太多,包括进水量。

2、还是要根据调试计划(比如距离交差是多少天?)来确定每天的调试内容,这样把握更大。

3、其中,初期曝气不要过度,否则生物膜刚生长时很脆弱,容易剥落而不利于培养。出了葡萄糖这类碳源外,还要看看氮磷是否缺少,如果缺少也要追加的。

 

问题53:

低负荷下一般怎样运行好啊,间断曝气吗,项目是北方的,采用的是接触氧化法,DO有些高,在4左右,水温在17度上下,进水负荷在400左右,因为是个改造工程,原来的调节池有些小,白天的时候几乎都是设计的两倍进水,晚上不进水,现在出水有些高,请问怎么运行好一些呢?

回答:曝气太高的话,需要减低的。不进水时,曝气可以不开,或者3小时开10分钟。看看仅仅白天进水时的负荷如何?如果高的话,可以延长进水时间来降低进水负荷。

 

问题54:

今天测试了一下接触氧化池溶解氧,进水端有的在1mg/L,有的3mg/L左右,出水口溶解氧为4.7mg/L左右,调节池进水cod为2875,氨氮3.7,pH4.51;厌氧出水cod为974,氨氮2.8,pH5.14,好氧出水cod290,氨氮未检出,ph6.9。1、为什么出水端的泡沫和进水端、中端的泡沫完全不一样呢?一个泡沫较大,堆积高;一个小而绵实,堆积不高?2、提高生物量,降低负荷的办法就是减少进水,曝气量需要变化不呢?3、在负荷高的情况下,污泥是不是就不会老化了呢?4、为什么好氧池的ph比厌氧池的还高呢?5、营养不足会不会导致泡沫的产生?

回答:1、有了微生物后粘度加大,所以泡沫大,进水时还没有充分混合微生物。

2、曝气量如果你的微生物浓度还可以的话,维持即可。

3、是的

4、厌氧池会产酸综合所致。

5、无直接联系

 

问题55:

我厂是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进期进水COD:380左右;BOD:150;TN:65;NH3-N:50;TP:7(进水氮磷值相对较高)。出水COD:30,BOD:10;TN:50;NH3-N:40;TP:0.8。经检测,系统内的污泥浓度2500mg/l左右,SV30:9-12%;DO值从进水端到出水端梯次在0.7-4.5mg/l之间,进水量也不大,只有设计值的一半。按理说来应该有足够的硝化时间和硝化所需的溶解量,为什么氨氮的去除率还是哪么低?在通过做SV30试验观察污泥有无老化时,对上清液中悬浮污泥的的观测时期是在沉降的过程中还是30分钟沉降完毕时?高污泥负荷和污泥老化现象有无并存的可能?我是否有必要提升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负荷从而保证良好的硝化?

回答:1、去除率确实低,你给的数据还缺PH值和温度,如果PH值过低的话,硝化也会被抑制。

2、是在沉降30分钟后观察

3、不会并存

4、除PH值影响,以及工业废水流入的话,可以考虑提高污泥浓度来间接降低污泥负荷。

 

问题56:

我厂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属于泥膜混生的方式。SV30沉降试验时,污泥结团和沉降都很迅速,但上清液中有细小泥屑悬浮,静止2-3小时后污泥整体上浮。二沉池水表也有浮泥出现,导致近阶段出水N、P值都比较高。镜检有累枝虫(一滴片内有8-15个),轮虫(一滴片内有2-4条),钟虫(一滴片内有3-6条且单个存在个体瘦小),盾纤虫(一视野里有4-6个),吸管虫(一滴片内有2-5个),同时还有三种不认识的数目较多的细菌,第一种体形象水蛭,透明,柔软,活动迅速,爬行(游动)于菌胶团,一滴片内有10-20条;第二种体形与第一种相似,个头是第一种的2-3倍,身体上有黑色斑点,柔软,头部一条有与体长相等的吸管(纤毛?)活动迅速,爬行(游动)于菌胶团表面,一滴片内有8-15条;第三种形状扁平,象鸭舌帽,透明,柔软,个头是盾纤虫的4倍大小,爬行(游动)于菌胶团表面,一滴片内有20-40只,此虫占优势时盾纤虫数量就会减少。在高倍数下还能看到不少个体很细小但数量很多的微生物。签于以上情况,SV30试验污泥上浮的原因,以及镜检中污泥存在的问题。生物的名字和指示作用?

回答:污泥上浮是你的污泥沉降后由于缺氧导致反硝化发生,产生的气泡就把污泥带起来了。生物相,你看到的不认识的多半是中间性活性污泥类生物(多半是污泥恶化过程或好转过程中出现),如漫游虫,卑怯管叶虫等。

 

问题57:

请问下接触氧化池内长田螺是什么原因,4个池子联通的,就其中两个池子长,长的特别多。现在的溶解氧在2左右,出现这种情况是在我们开了内回流的时候出现的,以前没开,因为缺氧、厌氧的停留时间17个小时,太长了且没有推流器,担心污泥回不来。现在整个池子都是黑色,一个多星期了也没见好转?

回答:还是看进出水污染物去除率,如果没有问题,田螺什么的不用在意,通常有这些出现,水质不会差的。

 

相关:你想知道的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知识点都在这里了!

         生活污水处理:污水除磷解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019年度宿豫区村庄生活污水整治工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典

         生活污水处理:如何正确的清理污水池?

         生活污水处理:关于紫外线及臭氧消毒的经验总结!

         生活污水处理:有关氨氮处理的常见问题

         生活污水处理:这份污水处理厂运维经验总结,直接助我实现了升职加薪

         如何在本站免费宣传本公司的产品、资料等?

         手中的方案、图纸等资料可以换成零花钱啦!